混凝土減水劑技術在工程施工中越來越多被采用,而且在混凝土質量控制中起重要作用,但由于在商品混凝土拌和站生產過程中,減水劑超量使用情況時有發(fā)生,本文針對減水劑超摻量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進行研究和分析,提出處理的方法。
若減水劑摻量增加,用水量不變,則可能出現(xiàn)流動性超過預期范圍,混凝土和易性變差,在混凝土本身狀態(tài)不好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泌水增加,對泵送施工造成不良影響,并且泌水量增加可能導致混凝土表面強度和外觀質量下降。若減水劑超摻,但用水量相應下調,混凝土和易性良好,則該情況下因水膠比降低,混凝土強度相應增長,對其它性能亦無不良影響。對于有緩凝作用的減水劑,超摻可能使凝結時間延長,早期強度較正常摻量混凝土降低,一般在48h內凝結,通常對后期強度無不良影響。但要求加強對混凝土的早期養(yǎng)護,避免現(xiàn)場混凝土在塑性狀態(tài)下失水過多,導致混凝土表面開裂,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結構耐久性。對于復配了引氣組分的減水劑,超摻后含氣量增大,混凝土早期及后期強度都可能有所降低,一般含氣量在4.5%以下對混凝土的強度影響不大,且含氣量的適量提高對抗凍、抗有害介質侵蝕均能起到積極有利的作用;若含氣量超過5%,則對混凝土的各齡期強度都將造成嚴重下降,可能造成質量事故。總體來說,減水劑摻量在正常摻量2倍以內,混凝土狀態(tài)良好,含氣量小于4.5%,澆注后適當加強表面養(yǎng)護,不會對混凝土性能造成不利影響。減水劑摻量超過正常摻量幾倍,其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。第一種情況,在超高強混凝土中,因水膠比≤0.3甚至低至0.2,在此情況下通常表現(xiàn)出混凝土狀態(tài)對減水劑摻量不敏感,為達到理想的流動性狀態(tài),減水劑摻量通常為一般正常摻量的5-8倍,即聚羧酸摻量需達到5%-8%。對于C50以下混凝土,如此高的摻量是不可思議的。但試驗結果表明,在該摻量下混凝土各齡期強度發(fā)展良好,并以此配備出28d強度大于100MPa的混凝土。原因在于:減水劑對水泥的分散僅僅是物理吸附作用,減水劑分子吸附在水泥顆粒表面,通過空間位阻作用和靜電斥力作用,使水泥顆粒絮凝結構解體,釋放出被包裹的游離水,從而使混凝土流動性增加,且聚羧酸系減水劑因其特殊的梳狀結構,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阻止水泥顆粒再次凝聚,因此具有良好的坍落度保持性能。一旦超過一定時間后,水泥水化產物將吸附在水泥顆粒表面的減水劑分子完全包裹,減水劑分子被屏蔽后分散作用完全消失,隨后不再對混凝土有任何作用和影響,水泥正常水化,混凝土強度正常發(fā)展。當然,因減水劑摻量較高,混凝土中減水劑分子濃度大,在部分分子被水泥水化產物覆蓋后,又有新的分子吸附在水泥水化產物表面,阻止水泥顆粒迅速搭接形成網絡,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凝結時間有所延長,但一般水泥凝結不會超過24h。第二種情況,減水劑本身具有一定的引氣性和緩凝性,則數(shù)倍超摻可能對混凝土性能產生較大不利影響。一般來說,緩凝組份的用量是根據(jù)氣溫環(huán)境、工程要求和減水劑正常摻量確定的,若緩凝組份超摻數(shù)倍,因緩凝組份在膠凝材料顆粒表面的大量吸附,影響膠凝材料正常水化,輕則使凝結時間顯著延長,重則導致混凝土數(shù)天不凝或永久性不凝。一般2d甚至更長時間凝結的混凝土,因水化過程過于延緩,水化產物的種類和數(shù)量發(fā)生變化,造成混凝土強度永久性降低。當然,對于地鐵咬合樁(一般需72-90h初凝)以及樁基、承臺、大壩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,本身需要很長的凝結時間,一般在配合比設計時適當提高強度等級,以保證28d強度滿足設計要求。引氣型減水劑超摻數(shù)倍,在正常摻量時混凝土含氣量適當?shù)那闆r下,超摻數(shù)倍后使得含氣量大大增加,混凝土漿體異常豐富,鏟起時混凝土輕而飄,嚴重時混凝土如面包狀疏松多孔,混凝土強度嚴重下降。第三種情況,即使減水劑本身無引氣性和緩凝型,成倍超摻后,若不注意及時調整用水量,也可能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嚴重變差,產生嚴重的泌水、離析、抓底、板結等現(xiàn)象,且澆注后均一穩(wěn)定性差,出現(xiàn)內分層現(xiàn)象,導致鋼筋周圍的混凝土水膠比增大,強度下降,使得鋼筋握裹力嚴重下降。嚴重超摻導致的大量泌水也會出現(xiàn)在混凝土表面及與模板接觸的部位,導致這些部位的強度下降,拆模時易出現(xiàn)裂縫、蜂窩、麻面等大量缺陷,使混凝土抵御外界侵蝕的能力大大降低,嚴重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。